当前位置:首页 > 保定旅游 > 正文

安国药王庙传说故事

1、凤凰歪嘴

安国药王庙传说故事  第1张

药王庙前两根旗杆(旗杆高24米,每根重15吨,建于清道光九年,历时3年,屯土浇铸法而成,旗杆基部铸有荷花、牡丹、凤凰、麒麟等吉祥图案和记载出资及建造者、住持道人的铭文。中部铸有一副楷书对联“铁树双旗光射斗,神庥蒲荫德参天”。两条奔腾戏珠的巨龙缠绕在旗杆上,与顶端的翔凤遥相呼应,龙凤呈祥,祛病消灾。)顶部,各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镏金凤凰,但南边的一只头向南歪着。据说,从前两只凤凰头是朝正西的。明朝末年,山西连年大旱,祁州药市上活跃的山西药商也逐渐衰落。一年一位山西方士云游到祁州,看见旗杆顶上的两只金凤凰,暗想“原来是这只凤凰啄走了山西的灵气”,便掏出金弹,射歪了南边那只金凤凰的头。从此山西风调雨顺,山西帮又在祁州药市兴旺起来,金凤却至今歪着头。

2、红白二马

安国药王庙传说故事  第2张

安国药王庙传说故事  第3张

从前,药王庙大门过庭两侧有两匹枣红马。每天清晨马身上总是湿漉漉的,这是药王经常夜间骑马出诊累出的汗水。

有一年,一个车夫装了满满一大车药材,夜间启程,要送到南方去。行至药王庙门前,马突然死了,车夫急得直哭。这是一位白须老者走来,对车夫说:“先用我的马送货吧。”老人嘱咐道:“我的马只能喂草,不能饮水。”车夫千恩万谢高兴的上路了。

车夫将药材送到目的地,屈指算来一月有余。他怕马光吃草不饮水弄出病来,便试着饮一饮,不料马特别能喝,一口气喝下了两大桶水。第二天一早,车夫去车棚牵马,却大吃一惊,哪有什么马,只有一滩烂泥,那高头大马的轮廓依稀可辨。车夫恍然大悟,匆匆赶回祁州药王庙,果然过庭里少了一匹马。他决意赔偿,请来能工巧匠重塑,工匠粗心,误将马身着白色,从此药王庙的两匹枣红马变成一红一白了。

3、刘墉题匾

安国药王庙传说故事  第4张

清乾隆年间,安国药业的日益兴盛,全国的药商根据地域以及经营药材种类的不同划分了十三个大的帮派。在十三帮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当属倒卖山货的关东帮,其次就是位于北京、通州和天津卫的京通卫帮,而山东帮势力比较小,只能来一些阿胶等补品。山东帮为显示实力,托人辗转请到同为山东人的体仁阁大学士刘墉,题写了“药王庙”这块匾挂在药王庙的正门上,为的是镇住台面。刘墉素以书法见长,而存留后世的匾额却极少,这块药王庙牌匾弥足珍贵。

4、骑凤仙人

安国药王庙传说故事  第5张

药王庙建筑考究,每座单体建筑的屋顶都是按照五脊六兽进行建造的,而檐角最前端的就是骑凤仙人。

根据《大清会典》记载,骑凤仙人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湣(同“闵”)王,在一次作战中兵败逃走,却被大河困在岸边。眼看大军追来,走投无路之际,天空中飞来了一只凤凰,大喜过望的齐湣王跨上凤凰,渡过大河,成功脱险。

因此,在屋脊的最外沿,放置仙人骑凤,也有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意思。

5、钟鼓楼

安国药王庙传说故事  第6张

安国药王庙传说故事  第7张

安国市药王庙的古建区为三进院落,其钟、鼓二楼设在前院,南北相望,规矩相类。楼高8.1米,长宽各4米。下层为空间屋,一面有门,三面圆型窗。上层四根通天柱,布瓦歇山顶,银锭玲珑脊,脊饰吻兽。

楼内南垂钟北悬鼓。一般寺庙有晨钟暮鼓之说,把钟、鼓作为报时的器具,以增添庙宇的幽雅气氛。

但此庙钟、鼓二楼一没有楼梯设置,二没有敲打器具。相传道士修炼到一定境界后可用意念敲响钟鼓。历史上庙内道士有几人修炼到如此境界无法考证。

据记载,凡是庙寺内设有钟鼓楼、直棂窗、望天吼者,均需受有皇封,这是药王庙属全国此类庙宇等级最高的一种显著标志。